新高考形势下,高校与高中需携手前行

2017年12月18日 12:37  作者:管理员

  12 月 16日,由中国教育在线、新东方优能中学教育主办的“2017年新中高考改革背景下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论坛”在杭州学军中学举行。本次论坛为期2天,今天顺利收官。

  为更深刻地探讨新形势下高中高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各位专家以圆桌沙龙的形式展开讨论。
  内容回顾→新中高考改革背景下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论坛在杭州举行,众多教育大咖“西湖论剑”!

1.jpg

  沙龙主题:新形势下高中高校教育的有效衔接

  论坛主持:

  中国教育在线副总编辑王世新

  论坛嘉宾:

  刘 胜: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院长

  王 滨: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

  鲍夏超: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科宣处处长、高级统计师

  李 冬:北京顺义一中校长

  冯 浩: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助理

2.jpg

  左起:王世新、刘胜、王滨、李冬、冯浩、鲍夏超


  王世新:
  在处理高中与高校课程有效衔接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举措?在实施举措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又是什么?


  刘胜:
  中国有一句话叫做“大器晚成”,最怕中学老师跟学生说上大学就好了,这都是最大的谎言,主要还是看学生的兴趣。

  美国的研究是从小学开始,最重要的是图书馆的应用和对文献的应用,希望小学、高中这方面加强,知道谁是第一个创新者。

  什么叫做研究?第一个做出来的就是研究,第二个做出来的是家庭作业,美国孩子观察一种植物生长,一周做一个曲线,这就是研究。

  我们的学生不喜欢问问题,没有批判精神,认为老师都是对的。学校择天下英才而育之,一个天下最好的孩子到你的学校,不能把最聪明的孩子变成很一般的孩子。

  孩子现在的人生规划大部分都是错的,有的受老师影响,因为老师把他最喜欢的东西强加在学生身上,就和父母一样,包括用竞赛来加分,我很反对。我是小县城出来的,没有什么背景,我觉得考试才是最有效的。

  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超级英雄,希望素质评估的时候要评价不一样的孩子。

 

  王滨:
  高中和大学衔接的问题,实际上还有一个层面,就是大学有一个价值的引领,承担着国家的战略支持和人才选拔的重任,需要高中源源不断输送优秀的人才。

  高中阶段是基础教育阶段,大学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阶段,在大学发展阶段高校可以通过学生的专业识别人才,指引他。专家学者重要的一句话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把高校优秀师资的优势和高中学习提升的指导、心理的指导结合。还有职业生涯和专业对接的培训结合,把高校和高中需求结合起来。

  高中和大学的课程衔接有一个问题,就是资源有限,虽然大学可以提供一些课程,但是缺少的是到大学亲身体验言传身教,人格的引导和专业的指引非常重要,要比简单的网络课程更重要。

  经历和视野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大学讲述的课程非常多,不是以知识传递为主,而是问题的提出、整理和分析当中引导学生自己组织形成这种思维,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创新方案,也许学生提出方案优于老师,这就达到了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这些东西是需要结合起来的。

 

  李冬:
  人生路径肯定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远大的理想和现实的脚步要结合。AP课程、大学先修课程、大学和基础教育有理想的元素,同时也要有现实基础。
  因此,我们的教育永远离不开功利,也永远离不开理想,理想和功利要结合起来。

  我认为最大的资源不足是理念上的,认识上的,经验上的,整个教育体系政策层面的,包括队伍建设、家长理念、文化背景。

  国家整个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目前还没有看到有一整套的、系统的关于大学先修课程的政策、制度、机构、人员、师资队伍培训等等一系列的课程内容,这个资源不足是很现实的。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我相信我们就有教育自信了。


  鲍夏超:
  浙江省在 3 年前承担先行先试探索经验的高考招生综合改革在今年已经全面平稳落地,这个改革非常不容易,是 1977 年以来恢复高考以来任务最艰巨、最引人关注的一次。很简单,10 个字,就是国家有要求,我省有需要。

  省里经过三年的实践探索,发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所以在今年的 4 月份专门邀请北京大学第三方独立评估新高考三年实践,省里也实施了自我总结评估,最后试点平稳落地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所以出台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意见。

  这个文件出来以后广泛征求了省内高校校长、老师以及社会各界数万人的意见进行分析,作为教学的主体,中学校长和老师总体反应非常平静,包括考试时间的调整,学、选考分离,包括报考规定的变化,每一个变化在大稳定、小调整的规则下,每一样小的调整都是大调整,但是这次出乎意料的平稳。整个征求意见过程当中,网上调查 90% 以上的校长和老师,支持这个方案的进一步深化调整。

  回到今天论坛的主题,我讲一下自己的意见:

  第一,中国教育在线组织这么大规模的论坛,省内外这么多的嘉宾过来,非常高大上,确实是非常不错的论坛,很有针对性,也是目前高考改革进程当中非常需要的一个论坛,能解决问题,信息量也非常大。

  第二,新高考课程改革是这次活动的主题,我们这次的新高考自上而下顶层设计,源于新课改、基于新课改、为了新课改,新高考改革来自于课程改革的推动,最后为了课程改革引导新课改,高考改革不是最终目的。  

  第三,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在整个浙江新高考改革过程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政策的解读非常到位;二是正确的舆论引导;

  三是由于新高考、新课改信息量很大,变化很多,高中学校和高校的对接以及大量的咨询服务,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在承担这个事情。今年专门为此在温州站代表省教育考试院主办全省性的高考志愿咨询,现场答疑,非常到位。

  希望我们继续配合,不断开拓创新,搭建更多的平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王浩:
  在北京一所学校要做出自己的特色,和大学绑定在一起是我们经常在基础教育当中做出学校特色的点。
  我们还思考的是职业生涯规划,特别是高中阶段,一定要和大学相连接。

  但是,如何建立更好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对接,我们经过了两三年的摸索,发现其实有两大难题困扰:

  第一,如何更好地和高校对接,高校也困惑如何和基础教育对接。放眼中国,放眼北京市或者海淀区,其实高校众多,现在大部分是综合性高校,我们应该如何选择,以学校为先还是以专业为先?

  第二就是应该找谁,现在常用的方法是找大学招生办,但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是很多招生办目的性很强,而且也不太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做职业生涯规划的帮助。

  本校老师的有效培训也是迷茫的一点,以学军中学为例本身有一个团队,任何一个学校都会搭建职业生涯规划中心,但是既然是团队,不可能只有一个人,基层教育现在每一个老师的工作极其繁重,职业生涯规划是跳脱教学、德育管理一个新的领域,毕竟牵扯时间,这些老师如何做好培训,让他们做好班主任的同时更有精力、时间做好职业规划教育也有困惑。

  这几年江浙地区是高考先行者,今年北京、天津等地要推进,职业生涯规划已经不是空谈,大家需要携手前行,我相信未来一定是明朗的。


  王世新:
  有人说,高中高校有效衔接的关键除了课程外,主要的问题是信息不对称,您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信息对称?

 

  刘胜:
  我的想法是能不能够在高一的时候开设一种课程,内容关于大学的专业有哪些学科,把一级学科、二级学科这些学科的分布以及社会价值、未来的导向、未来的发展机会教授给学生。如果能够从高一到高二开设完成,高三上一个先修课程就会方便很多。
  信息对等我认为还是在课程设计上,为了一个共同的课程,大学老师和高中老师合作攻关,就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冯浩:
  李校长的想法很好,开这个课是让孩子能够更好的和大学对接。
  北京中考也在改革,其实也是从学生到初一可以连接大学专业,能不能依托于像中国教育在线的媒体做一个信息化分享,这种信息化分享在很多学校,同构网络已经很好的实现了,最大的好处是信息能够不断的更迭。

  因为现在信息更迭很快,未来到了高三,北京是新高考,已经 7 选 3 了,高校到底看重哪一门排在首位,这个真正需要媒体和专业化支持,也是信息共享,含金量很高。


  鲍夏超:
  新高考、新课改三年实施下来,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就是在高中和高校的育人方式上。

  新课改、 新高考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选择性教育理念,我们省里、省外新课改实施过程当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选课走班,这是和新高考的选考科目相呼应的。

  其中变化之一,就是千校一面的局面已经开始打破,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模式已经初显模型,以前都是一刀切或者是齐步走,大家排队排好,现在是个性化、差异化,很重要的就是育人方式出现了可喜的积极地变化。


  王滨:
  听了各位专家的发言,从几个方面:

  第一,国家现在正在建设的“双一流”高校,还有高考改革的方式,从学校向专业选择,这两个倒逼高校和高中做出选择。

  刚才校长已经说了,根据高考改革的特点已经和中国教育在线在合作。

  马上要做全国重点学科的专业介绍,可以通过网络、网页、微信、新媒体等各种途径,由专家学者、学生成功的带头人(校友)讲一下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需要什么能力,选考科目的基本要求,涉及到全国哪些高校。这是一个很强的指引,有一个权威媒体的正确引导非常重要。

  第二,对于高中生和大学生有一个联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最重要的是学生的研究或者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一体的。

  建议高中开设文献检索或者有效的选择网上信息的课程,这样对于孩子感兴趣的东西能够迅速的缩小选择的范围,可以比较集中地解决问题。


  刘胜:
  我有一个朋友讲过一句话,他说“世界上很多东西已经做出来了或者别人已经做过了,只是你不知道而已。”谈到信息对等,网络媒体是非常重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