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析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改革成效

2018年03月04日 10:49  作者:管理员

摘要:本文选取浙江省最早开展“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试点改革的浙江工业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公平性与效率性的视角分析该招生模式改革的成效。在公平性层面,“三位一体”招生模式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自主招生的公平性;在效率性层面,“三位一体”所招学生的学业表现、综合能力和就业质量等总体上优于普通高考学生。应当继续深化和完善“三位一体”招生模式,在更高水平上推进高校选拔评价机制的多元化改革。

高校招生选拔具有强大的筛选和评价功能,承载着选拔合格新生,保障生源质量;引导和规范中等教育的办学方向和教学方向;维护社会公平竞争、稳定竞争秩序、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功能。[1]高校招生选拔是将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机会分配给各社会成员的过程,其与教育公平和效益密切相关,同时自身也存在公平和效益的关系。[2]因此,与其他教育制度相比,高校招生选拔制度更加为社会大众所关注。

2011年开始浙江省实施“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制度改革,该招生模式得到社会和相关部门认可和好评,取得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存在若干争议和质疑。本文选取浙江省首批实施“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的试点高校浙江工业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作为研究对象,从公平性和效率性两个不同的视角考察该项改革的实施成效。

一、浙江省“三位一体”招生模式改革的基本实践

(一)实施背景

1.“三位一体”招生是顺应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趋势的模式创新。“三位一体”招生是贯彻国家和浙江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对浙江省新课改高考方案的深入落实,也是2017年新高考改革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位一体”招生作为浙江省教育改革和开放试点项目之一,旨在建立融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统一选拔考试为一体的多元化招生考试评价体系。 “三位一体”招生模式改革与国家招生制度改革与的核心要素高度一致。[3]一定意义上说,国家实行新高考招生改革既是对浙江省“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制度进行的一种借鉴,也是对其实施执行效果的一种肯定。

2.“三位一体”招生是高校自主招生的深化与发展。2003 年全国推行自主招生以来,高校自主招生名额一般不超过招生计划总量的5%,并且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都是重点高校,属于国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4] “三位一体”招生模式与一般自主招生模式有共同之处:一是二者在破解“一考定终身”的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二是二者具有相同的考察视角,均由考生中学表现、高校测试及高考三个因素组成。但是,自主招生对考生中学表现仅作为前置条件,其是根据生源情况确定专业,而“三位一体”招生则是直接“定人定专业”,更加强调考生与专业的匹配度。因此,“三位一体”招生可以视为自主招生的“升级版”。[5]同时,从地方高校没有资格开展自主招生这一角度来说,“三位一体”招生模式又是一种“补位式”创新。

(二)实施现状

1.招生规模逐年扩大

浙江省自2011年开始推行“三位一体”招生以来,招生计划数、招生院校数逐年增加,并且已有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8所高水平大学加入其中。2016年实施“三位一体”招生的招生院校数量较2011年增长27倍,招生计划数量增长25倍(见表1)。实践表明,“三位一体”招生模式已经获得招生院校、考生与家长的广泛认可。

(资料来源于各高校招生网站)

2.招生规则各具特色

招生院校报考条件一般以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以下简称:学考)和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前置条件,部分高校还将特长获奖情况作为补充条件,不同高校报考条件均不相同。其中浙江大学报考条件较为“抽象”,对考生素质水平以描述性语言为主,未作量化式的条件要求(见表2)。

综合素质测试是高校“三位一体”招生中的核心环节,体现出高校人才选拔的主体意志。在综合测试形式上,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高校采用书面材料初审加面试,而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采用笔试加面试;在面试形式上有浙江工业大学的“多对一问答式”、温州医科大学的“医学情景体验式”、杭州师范大学的“无领导小组讨论式”等等。

评价要素是高校评价考生素质的客观指标,包括学考、中学综合素质评价、高校综合素质测试、统一高考等。一般而言,高校要求高考成绩占50%以上,但可根据专业特性提高综合素质测试的比重,降低高考权重。如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院校采用1:3:6(学考:综合素质测试:高考),浙江师范大学为1:4:5,而杭州师范大学艺术类专业则为1:6:3。(见表2)

(资料来源于各高校招生网站)

二、“三位一体”招生模式改革的实施成效

“三位一体”招生改革已实施6年,多数学者认为该模式改革成效显著。冯成火认为,该模式是探索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有效路径,扩大了高校和考生的双向自主选择权,发挥了教授治校的积极性。[6]边新灿认为,该模式评价要素比较全面,兼顾了中学阶段评价、招生学校评价和统一高考三大方面。[7]王国华认为,该模式有利于人才结构多样性选拔和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8]与其它任何一项社会制度改革一样,“三位一体”招生制度的改革不可避免地成为社会各方利益追求的焦点,改革涉及高校、中学和考生等多方利益,产生利益冲突不可避免。[9]因此,对“三位一体”招生的公平性与效率性进行考量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一)“三位一体”招生的公平性考量

1.报考机会的公平性

一般说来,统一高考是社会公认的最为公平的一种竞争制度。然后,自主招生、保送生、“三位一体”等多元录取模式的出现,打破了“唯高考分数论”的格局,重新调整了社会诸多利益方的格局,从而也引起了城乡不同区域招考公平性的问题。

刘海峰认为,由于中国存在明显城乡差别,农村学生受教育的条件远不如城市学生,在高考竞争中从一开始就处于不同的起跑线上。[10]鲍威分析了2010年八所院校普通高考录取生(以下简称“普招生”)和自主招生录取生(“自主招生”)群体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生源区域数据,发现普招生父亲职业地位中弱势群体的比例是自主招生的2倍多、保送生的3倍多;而自主招生和保送生的家庭平均收入要明显高于普招生;农村生源比例普招生更是高于自主招生3倍、高于保送生7倍多。[11]这些数据充分反映出,在报考机会上,农村学生在多元化的选拔机制中明显是处于弱势一方。

“三位一体”招生模式改变了高校自主招生和保送生采用的“中学推荐为主,个人自荐为辅”的方式,由考生根据学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以及个人特长报名。按照浙江省2016年相关规定,学考成绩设A、B、C、D、E五个等级,E为不合格。A、B、C等按15%、30%、30%的累计比例划定。学业水平测试是一项过关性考试,无论是偏远地区还是发达地区,每个中学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A等。笔者对杭州师范大学自2011至2016年“三位一体”学生和普招生的生源区域作了统计分析,发现“三位一体”学生农村生源比例较自主招生和保送生有了明显提高,“三位一体”学生城镇与农村的生源比例与普招生较为接近(见表3)。“三位一体”个人自荐的报考模式,兼顾了不同阶层、不同地域考生的利益,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报考机会的不公平性。换言之,也就是增加了报考机会的公平性。

综合测试是高校“三位一体”招生的核心环节,结合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出高校的办学特色。综合测试成绩在招生录取中所占的权重较大,其公平性自然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三位一体”综合测试模式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不分专业进行书面材料评审和面试,另一类是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例分专业进行笔试和面试。书面材料评审可以较为全面地体现考生知识能力水平,但学生报名时提供自荐信、作品等申请材料是否真实,这些是招生学校和社会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12]因此,笔者认为,以笔试作为初次审核能够客观、公正地筛选考生层次,且笔试内容涵盖全面,涉及人文素养、科学素养、逻辑分析、专业知识等方面,能够评判出考生的理论知识及综合素养,具有科学性。2.综合测试的公平性

有些学者对综合测试的公平性提出质疑。如王国华指出,就面试而言,如何能够保证不同考评小组的评价标准都大体一致?对于中学生的几十分钟的面试,是否能真实反映出学生专业素质的差别?[13]刘念指出,大多数普通院校的命题科学性、保密性难以把握。[14]但笔者认为,“三位一体”招生院校在各个环节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

首先,招生院校在综合测试命题环节,聘请各专业专家采用“入闱”封闭式命题,与外界隔绝联系;考官培训中安排学生进行模拟测试,统一评分标准;面试环节实行考生、考场、考官 “三随机”原则,考官无法知晓考生姓名和准考证号码;考场内通讯工具统一保管,考试过程进行全程录像;学校纪检部门对招考环节进行全方位参与、全过程监督。杭州师范大学还采用计算机打分系统,避免人为因素造成计分错误。

再者,以杭州师范大学模式为例,从报名开始初审、笔试和面试均分专业进行,不同专业设置不同考察点,采用不同面试模式。例如,阿里巴巴商学院的电子商务专业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模式,考生面试时间为80分钟,考生和考官进行充分互动。该专业校外考官比例达到40%,且均来自于阿里巴巴集团的高级管理人员。该模式既强调了高校专业特性和考生报考的专业意愿,又体现了招生考试实施的过程公平。

综上可以认为,“三位一体”招生制度的推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于地区、城乡间教育资源差距所带来的不公平性,而且在综合测试环节逐渐从形式公平走向过程公平和实质公平,从“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升华为“标准面前人人平等”。

(二)“三位一体”招生模式改革的效率性考量

高考改革的效率分为两种,一种是人才选拔的效率,即如何提高考试的信度、效率和区分度;另一种效率是指如何使考试本身做到高效、经济,能够使考试简便易行。[15]对于“三位一体”招生模式改革效率性的测量,笔者侧重于两个维度的考量:一是通过“三位一体”招生的学生是否在学业表现、综合能力、就业质量等方面优于普招生;二是通过与普招生的比较,考察该制度与高校现有选拔制度之间是否形成有效互补。

1.学业表现

国内大量研究表明,学生的专业匹配性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着极其显著的正相关。[16]所学专业是否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身心气质和个性特点等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其学业表现。[17]

“三位一体”招生录取过程中,多数高校要求考生第一志愿报考,因此录取的学生专业兴趣高。据统计,入学时“三位一体”学生高考成绩明显低于普招生,浙江工业大学2012级“三位一体”学生高考平均分比普招生文科低约12分,理科低约14分;杭州师范大学文科低约33.5分,理科低约56分;入学后“三位一体”学生专业兴趣度逐年提高,大一为59.2%,大二为63%,在大三时专业兴趣度最高,达到95.80%;经过进校后四年的学习,“三位一体”学生成绩名列前茅及中等偏上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从大一的40.90%上升至大四的69.44%。杭州师范大学2012级的小学教育专业“三位一体”学生成绩名列前茅的比例也逐年上升,到了第三学年超过了普招生,且四个学年的人均平均学分绩点均高于普招生(表4)。如前所述,专业思想稳固、专业匹配度高的“三位一体”学生,学习兴趣高,学业表现较好。

2.综合能力

学生综合能力,包括沟通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浙江工业大学对2011至2014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三位一体”学生担任学生干部比例高于普招生(见表5),同时在“时间管理和职业规划分析、适应性和心理调适能力、社会活动关注度和活跃度”等方面优于普招生。杭州师范大学对2011级小学教育专业111班学生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三位一体”学生表现出较强的集体凝聚力,在同年级班级中脱颖而出,曾获得“杭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团支部、杭州市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称号;“三位一体”学生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良好的工作能力,担任学生干部人数的比例也远远高于普招生;“三位一体”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有学生获得“全国春运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三位一体”班级学风优良,各类奖学金的获奖比例高出普招生班级10%左右。通过对任课教师的调查发现,多名任课教师认为“三位一体”班级同学积极向上,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积极参与互动,并且经常有着某些独到的见解。

3.就业质量

就业质量是检验高校生源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中就业率、签约率及专业对口率是高校人才选拔和人才培养科学性的重要反映。通过对浙江工业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2011级“三位一体”学生和普招生部分专业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三位一体”学生的就业率、签约率较高(见表6)。同时,两所高校对2011级部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性进行统计,浙江工业大学“三位一体”学生专业对口率为91.67%,普招生为86.55%;杭州师范大学小学教育、护理学专业“三位一体”学生专业对口率分别为85%、93.7%,普招生分别为71.6%、71.1%。数据表明,两所高校“三位一体”学生的就业率、签约率、专业对口率均明显高于普招生,就业质量较高。

三、结论与启示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通过“三位一体”招生的学生专业思想稳固、综合素质高有创新潜质且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三位一体”招生模式改革是提高生源质量的有效途径,是目前统一招考模式的有效补充,充分体现了招生改革的效率性。

高考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三个“有助于”,即一是有助于高校选拔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二是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三是有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18]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在以上三个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前文的分析表明,“三位一体”招生模式较之以往的自主招生更加具有公平性和效率性。当然,着眼于更高水平的公平,从选拔的学生群体的生源地和家庭背景来看,该项制度仍然对城市学生、知识精英阶层更为有利。实际上,这也是国内外高校招生选拔中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另一方面,与自主招生、保送生等多元选拔制度相比,“三位一体”招生在公平性方面已经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我们应该肯定“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制度在公平性层面所取得的重要进展与成效。

招生考试改革一直把追求公平视为当然的目标,但公平并不是改革的唯一目标,讲求效率也是改革的重要方面。[19]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招生院校较为注重效率,招生考试的制度设计考量如何更有效地选拔人才;作为考生较为关心公平,关心考试竞争的公平和录取程序的公平性。浙江省“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改革成效十分明显,所招学生在学业表现、综合能力、就业质量等方面均优于普招生。

为进一步提升“三位一体”报考机会公平性与效率性,招生院校可向农村欠发达地区单独设置招生项目,增加面向欠发达地区的“三位一体”招生计划,使得农村生源的学生群体逐步适应该招生模式,为边缘化群体提供更多升学机会,最终实现高校人才选拔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综上所述,高考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从效率优先走向公平优先,继而走向公平与效率的兼顾平衡[20]。深化与完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推动高校多元化选拔评价机制,高校应当根据专业特性和培养目标优化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模式,做到人才选拔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以达到人才选拔与人才培养的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刘海峰.高考改革的教育与社会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02,(5).

[2]边新灿.公平选才和科学选才-高考改革两难价值取向的矛盾和统一[J].中国高教研究,2015,(9).

[3]许士荣.浙江省加快推进“三位一体”招生模式改革的若干思路[J].中国高教研究,2015,( 6).

[4]林上洪.浙江高校自主招生的模式创新:“三位一体”综合评价[J].考试研究,2015,( 1).

[5] [6]冯成火.浙江省“三位一体”招生模式改革的思考和探索[J].教育研究,2014,(10).

[7] [12]边新灿.甄选入学、自主招生和“三位一体”多元选拔模式比较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8] [13]王国华,裴学进.地方高校“三位一体”招生制度及其完善策略-浙江省探索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

[9]吕慈仙,乐永传.高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模式改革的分析-基于利益博弈的视角[J].教育研究,2014,(1).

[10] [18]刘海峰.高考改革中的全局观[J].教育研究,2002,(2).

[11] 鲍威.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实施成效分析:公平性与效率性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2,(19).

[14]刘念.浅析“三位一体”招考制度的利与弊[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8).

[15] [19] [20]刘海峰.高考改革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J].教育研究,2002,(12).

[16]薛艳等.大学生专业匹配性与学业成绩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9,(3).

[17]吕慈仙.高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模式的效率判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4). 

The analysis of effects about the enrollment mode reform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which called ‘The trinity’ in Zhejiang province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quity and efficiency

                       Weng Lingli ,Zhu Chengkang

更多专家解读请戳链接↓↓↓

三位一体和高职提前招生正在进行,省教育考试院专家为您详细解读政策!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教务部副部长兼招生办副主任王利彩:“三位一体”,升学梦想的助推器

浙江工商大学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处长王忠华:科学规划、把握机会,通过“三位一体”实现大学梦

浙江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高建明:把握机会、做好准备、成就梦想

浙江工业大学学生处处长、招生办主任许伟通:认识“三位一体” 报考“三位一体”

浙江师范大学学工部部长、学生处处长、招生办主任吕迎春:解决“三明一精”,决胜“三位一体”

宁波大学招生办副主任姜煜洌:择英才不拘一格,琢璞玉各尽其能——完成“准确定位、合理选择、科学规划”三问答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招生办主任郑庆照:高职提前招生,这些信息你需知道!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黄成良:全面了解高职提前招生,圆广大学子求学梦!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招办主任曲海洲:提前招生不只看成绩,更注重综合素质!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副主任陈烽:带着“研究思维”填报提前招生志愿!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方明:高职提前招生之我见,多一次机会,多一次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