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种分数线”会影响录取!

2017年04月06日 13:12  作者:管理员

在每年高校自主招生简章、招生章程发布时,模拟投档线、调档线、提档线、批次线、批次线等各种分数线总让人眼花缭乱、头昏脑涨,众多分数线也直接影响到考生的高考志愿填报。

那么,精确地辨别各种分数线,不仅是了解高校招生要求的基础,也是志愿填报的第一步。今天,白羊帮主就跟各位小伙伴详细说说各种分数线,并针对具体情况做实例解析,供参考哦!

参考分数线

所谓参考分数线就是国家教育招生部门或者高等院校招生办,根据往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以及综合今年的报考人数等各项因素,从而预先推测出今年录取分数线,但可能未必是学校的最终录取分数线,可以根据录取情况而作出调整,故称为参考分数线。

录取分数线(最低控制分数线)

分数线即是通过考试选拔一些合格者进一步进修或升学,而制定的被选拔的底限分数。录取分数线是根据当年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依据人数来划定。

一般按略多于计划数划定,多数是计划数的1.1~1.2倍,全省考生按考分的高低排下来,排到该人数时的分数,就是当年该省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只有达到该分数的考生才有资格被录取。

例:某省2016年理科计划招生人数为34780人,根据全省考生的高考成绩排队,如按1∶1比例划定的话,则从高分到低分排到第38258名,最后一位的高考分数为359分,则359就是该省理科最低分数线,也就是我们常见到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投档分数线(调档线或提档线)

院校投档分数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1:1.03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简称投档线也称调档线或提档线。

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录取控制分数线(简称批次线或省线)是根据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考生高考成绩水平和招生计划,按一定的比例确定的录取新生的各批次、各科类最低成绩标准。

各科类、各批次的录取控制分数线都会有所不同,他是确定考生录取资格、执行招生政策的一个重要指标,院校一般只能录取所在批次线上的考生,只有招投总分达到或超过批次线的考生(通常称"上线考生")档案,才有可能被投档到高校,由高校选择录取。

模拟投档线

模拟投档分数线又被称为院校调档分数线。每批次正式投档前,省教育考试院按高校确定的投档比例进行模拟投档。模拟投档后及时向高校通报生源分数段分布情况,高校据此决定是否追加计划,并及时向省教育考试院反馈意见。

每次模拟投档都会形成一个模拟投档线,其中,第一次模拟投档线最有意义,因为很多省份在这个时候完成自主招生录取,很多院校就在这个线的基础上形成自主招生的优惠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