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科学人才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2017年05月26日 09:40  作者:管理员

如何成为中国一流的科学人才呢?”作为即将走上高考考场的你,是怎么看的?

5月22日上午,杭州二中高一高二学生迎来了一位物理界的大咖级人物,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教授、物理班首席教授朱邦芬,年近古稀的他给学生们上了一堂非常有意思的课——如何成为中国一流科学人才。

当朱教授将这个问题抛出之后,不少学生陷入沉思。“拔尖的学生不是教师教出来的,也不是刷题刷出来的,而是在一个非常好的氛围和环境中自己‘冒’出来的。”朱教授说。

在进入正文之前,我们先看看朱教授简介,看看这位物理界大咖做过哪些研究!

朱邦芬,1948年1月出生于上海市,原藉江苏宜兴,凝聚态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教授,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曾任美国UIUC等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

朱邦芬与黄昆先生一起确立了半导体超晶格光学声子模式的理论,被国际学术界命名为“黄朱模型”;建立量子阱中激子旋量态波理论;建立一个系统的量子阱中拉曼散射的微观理论;提出时间域介观物理概念。

怎么样,厉害吧,下面一起聆听朱教授心中关于“中国一流人才的成长之道”的理解吧!

对症下药

分析并解决中国教育的突出问题

现在的中国教育有两个凸显的问题,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另外一个突出问题则时当下非常普遍的现象:中国学生课业压力大,作业多、考试频繁,负担重,这也使得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探索自己兴趣。

不过,近年来,这些问题正在慢慢得到解决。“很多高校有拔尖人才的选拔途径,比如自主招生、英才计划等;而就浙江来说,新高考的改革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增加自主选择权上都有很大变化。”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朱教授曾跟杨振宁教授就此讨论过,他们认为,中国的家长大部分都有趋同心理,都认为自己的孩子能成为最优秀的,却忘了对孩子是否合适以及孩子本身的想法。另外,中国教育一刀切的现象颇为严重,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拔尖创新人才的挖掘和培养。

因此,高中生想要成为中国一流的科学人才,要改变的东西很多。朱教授建议,首先,要改变一刀切的现象,不同的学生要发展不同的兴趣领域。

其次,优秀的学生在中学阶段要选一门课自学,期间可以求助同学、家长、老师甚至是互联网,培养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对未来发展十分重要。朱教授举例说,清华物理系本科有一批尖子生,学校准许他们免修必修课,而留出来的时间用来满足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学习。

再次,所有像杭二中学子一样优秀的高中生一定要明确一点,你们的竞争对手不是自己的同学,而是全世界最优秀的同龄人,只有这样才会越来越强。

另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高中生除了学习自己喜欢的科学课程外,还要多读书,多了解人文社科知识;不要过度刷题,沉浸在题海不能自拔,因为除了做题,还有很多领域值得探索。

找到发展点

尽可能给优秀的学生“松绑”

朱教授在中国物理界有非常多的朋友,他发现这些物理老师或者从事物理研究的学者都有一个共同点——成才先成人。此外,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氛围和成长环境。

“每所一流大学都聚集了同龄人中最优异的年轻人,学生们普遍反映同学间的互相学习、切磋比在老师哪里学到的多。”朱教授说,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因为同学间在讨论问题时会不断“追问”,这点非常重要。

同时,也是这种卓越的学校氛围,促使学生独立思考,不断发问。“我跟黄昆教授在一个办公室工作15年,他的很多思想放在现在的教育中依然适用。”黄坤教授曾说过:学习知识不是越多越好,越深越好,而是与自己驾驭知识的能力相匹配。也就是说,学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知识进行深入学习,不能盲目。而教师能做的就是给优秀的学生“松绑”,给他们自主学习和钻研的机会。

“好奇心、想象力、批判性思维是中国一流科学人才必备素质。90多岁的杨振宁教授还保有着好奇心,对知识有渴求,年轻的孩子更应该拥有好奇心。”朱教授还说,杨振宁教授是一个标准的儒家君子,而众多顶尖的优秀人才都具有良好的人格。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为不朽。”这句话出自左丘明的《左转》,朱教授告诫高中生,要想成为一流科学人才,人格很重要。“立德即做人,立功即做事,立言即做学问,这三者有个递进关系,只有先学会做人,才能更好的做学问。”

“做科学跟百米冲刺不一样,是不断向一个个高峰攀登,而不仅仅是一个冠军。”朱教授希望学生和家长不要被“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