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点拨,帮你复习政治和信息技术

2017年11月02日 13:05  作者:管理员

微信图片_20171102125048.jpg

  思想政治

  复习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把握学考选考之“道”——命题的特点,掌握正确的备考方向。对大多数选考政治的学生来讲,“得加试题者得高分”。选考卷的加试题部分共有五道选择题和两道综合题,考查选修教材《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和《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的相关内容。仔细研读前几次考卷中的加试题,从学科知识、情境信息、问题要求、能力层次、核心素养等五个角度看,不难发现一些规律,可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复习带来启迪,提升复习的针对性。

  突出主干知识和关联考点

  学科知识是命制试题的理论依据和支撑,准确熟练地掌握学科知识是正确解题的基础。因而了解真题如何考查学科知识,可为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供方向,让学生复习更有效率。

  按照《考试说明》所列的知识条目,《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共有30个,已考18个,《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共有38个,已考14个。从所有考过的内容看,学科知识的考查在适当兼顾分布范围的同时,更加突出重点内容,侧重主干知识。比如,四份试卷都考核了“英国的内阁和首相”,只是题型不同,前两份卷考综合题,后两份卷考选择题;“夫妻财产的主要内容”和“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考了三次;“君主立宪制中的英国国王”“美国联邦制的特点”“美国的两党制及其实质”“所有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等考了两次。由此可见,在复习基础知识时,要以《考试说明》为指导,抓住知识条目中的主干知识,特别是一些高频考点,分清层次,理顺思路,熟读熟记,并结合典型习题,从不同角度加以运用训练,以达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

  四份卷的加试题还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和迁移性,突出对关联知识的考查,《生活中的法律常识》部分更为明显。比如,2016年4月卷选择题的第38题,考查的知识条目包括调解、仲裁、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等,结合试题情境,要表达的意思是: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可采取哪些途径解决?如果采取诉讼的方式,公民可提出什么诉求?享有哪些权利?法院可判侵权者承担什么责任?这些问题环环相扣,充分体现了相关知识条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复习《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基础知识时,不妨理出一条知识逻辑 “侵权行为或违约行为——解决途径——举证原则——承担责任”,在这一知识逻辑的引领下,打破专题界限,把相关联的知识点串在一起形成知识块。用知识块的思路巩固基础知识,在解题应用时方能前后贯通、游刃有余。

  突出时政热点和生活案例

  情境材料是命制试题的载体和介质,它关系着试题立意的实现和表达程度。优良的情境材料既能够有效考查教材知识,又能通过反映生活实践中的现象,灵活地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考生而言,能读懂情境材料是正确解题的前提,而如果看到试题中是熟悉的情境材料,更是心理上的“安慰剂”。

  从以往加试题的情境材料选取看,有直接取自教材的,如2015年10月卷33题的材料“美国宪法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由各州保留,或由人民保留’”,选自教材阐述“联邦与州分享政治权力”这一观点中的内容;2016年4月卷34题和35题的材料是对教材内容作简单整合形成的;2017年4月卷36题的“十周岁小明打车案例”,是根据教材“相关链接”中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订立的合同举例改编创设的。这些教材中的典型案例与理论观点直接紧密相联,考生在复习时,要解读清楚教材中的每一个案例,通过举一反三,理解教材中的理论与生活中的案例是怎样有机结合的。长此以往,学生不仅能从容应对这类情境材料取自教材的考题,而且能够提升阅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当然,大多数加试题的情境材料是取自课外的,并都充分体现了政治学科的特点。《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试题的情境材料选取突出了时政性,主要选用当年国际社会的重大政治活动或热点问题。2015年10月卷选取的是联合国发展峰会和英国大选;2016年4月卷选取的是英法两国第34届首脑会议;2016年10月卷选取的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英国公投、奥兰多枪击案、奥巴马要求国会通过拨款议案等;2017年4月卷选取的是英国脱欧、叙利亚问题和美国修建高铁计划。针对这样的取材思路,考生可在日常学习中养成关注时政热点的习惯,理解和把握国际重大时政热点的主要内容及实质,并思考其与教材理论的结合点。《生活中的法律常识》试题的情境材料突出了生活性,主要选取生活中的一些法律案例,如夫妻财产关系、侵权案、各类合同纠纷案。对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吃透教材中的典型案例后,借助网络、电视等媒体观摩一些真实的法律案例,了解律师或法官对案情的剖析、对法条的运用,不断积累,应对法律加试题就轻车熟路了。

  突出归纳思维和原因类型

  问题要求是命制试题的主旨和题眼,是情境材料和理论观点的粘合剂,更是考生解题的引子和向导。考生只有明确了问题要求,才能把握解题的方向,从而正确作答。

  从选择题的问题要求设置看,四份卷中《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试题主要有三种方式:“这说明”“由此可见(从这里可以看出)”“据此判断”等,有些在后面跟了主体。《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的试题主要有如下方式:“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据此,我们可判定”“某某的行为侵犯了”“属于共同财产(个人财产)的是”“本案中,某某(可以)”等。不难看出,这些问题都是从情境材料出发,侧重对考生归纳思维的考查。在日常复习时,可引导学生借用语文学科的阅读方法,按照“主谓宾”“先中心后层次”的思路解读试题材料,从中归纳提炼理论观点或结合理论判断分析。

  从综合题的问题设置看,一般每题有两问,格式比较固定。剖析设问的结构,一般有三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要求“结合材料或本案”,即材料界定;第二部分是有明确的考点范围,如框题、目题或小知识点等范围,即理论依据;第三部分是问题类型,即问题方向。四份卷的加试题以原因类为主,指向直接明确,复习时,要加强原因类综合题的训练,从读题到组织答案的每一个环节,必须清楚。学生不仅要熟悉理论点的层次和具体内容,还要解读背景材料的中心和层次,然后把两者分层次有机结合。如此,学生组织答案时就能紧扣情境材料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无缝对接,避免“两张皮”现象。

  突出综合能力和理解应用等级

  能力层次是命制试题的目标和要义,是试题的重要立意点。考生明确了真题的能力要求和考点等级的分布,复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少走弯路。

  依据《考试说明》中的“考核目标”,政治学科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表现在六方面:记忆;理解能力;比较、归纳能力;判断、批判能力;分析、探究能力和表述能力。虽然整份试卷中的加试题数量不多,但对这些能力的考查都有所体现。就每道试题来看,考查综合能力运用的多。比如2016年10月卷40题(1)问,“运用‘美国的两党制’的知识,分析美国国会何以难作为。”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要完整准确地解答并不容易。首先,考生要能再现美国两党制的一些基本观点,但又不是纯粹再现,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美国两党制的主要表现和实质的相关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其次,考生要能根据所给的系列时政材料,理解、判断、分析到底体现了美国两党以及国会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再次,考生要能够把材料所体现的美国两党和国会的关系与理论观点有机结合,运用学科语言,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地组织答案。因此,在日常复习时,无论是基础知识的巩固、试题的讲解,还是时政背景的分析和阐述,都要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能力的训练,特别要重视思维方式的培养,找到发展智力和能力的突破口。

  政治考试对考试内容的掌握程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识记、理解、应用,分别用字母a、b、c表示。《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知识条目有10个a级、15个b级、5个c级,在已考过的18个知识条目中有3个a级、11个b级、4个c级。《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的知识条目有15个a级、18个b级、5个c级,在已考过的14个知识条目中有2个a级、8个b级、4个c级。显而易见,复习过程中更要重视b、c等级即理解、应用等级的知识条目,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熟练掌握并学会准确应用。

  立足学生发展

  核心素养的培育是试题命制的主导和灵魂。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由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四个相互交融、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四份卷加试题的命制立足学生发展,渗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突显了独特的学科本质和育人功能。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在考查国家的相关理论时,特别强调用阶级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这些政治现象。以美国为例,四份卷分别考了美国的两党制、联邦制、三权分立、利益集团等内容,命题者选取、整合了美国当时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创设情境,依据情境设置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美国的政治实践,发现美国的政治制度在政治实践中存在的弊端,并进一步揭示美国政治制度的实质,使学生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实现对学生政治认同的培育。而《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的命题则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选用生活中的典型案例,针对案例中的纠纷设置问题。比如2016年10月卷的综合题,就选取了生活中常见的借钱案例,并根据还钱中存在的纠纷设置了两个问题,分别要求从“法院”和“合同履行”的角度去思考。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生用所学法律知识,对案例中的纠纷进行全面辩证的理性分析,也就是要用法律人的思维思考和观察生活,而不是用常识或情感解决纠纷。这其中不仅培养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意识、崇尚和尊重法律的意识,更培育了学生的理性精神。

  这启示我们,在复习中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容与核心素养培育的契合点,开拓学生思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题能力。复习《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时,侧重引导学生掌握运用对比方式,把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及其实施效果与我国相比较,一方面要看到其历史进步性,但更要看到其阶级实质和弊端。复习《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可设置模拟法庭,通过对真实案例的模拟,在法庭辩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站在不同主体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将法律知识内化为法制观念,再将法制观念外化为守法、用法的行为。同时,也让枯燥的复习课堂鲜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本文作者:徐俊 高级教师)

微信图片_20171102125214.jpg

  信息技术

  纵观各次信息技术选考,所有加试题从知识内容上说都没有超出考试标准的范畴。但从前几次选考加试题得分情况来看,考生的得分率普遍不是很高。回顾前几次选考,看看加试题考什么、怎么考,也许能获得一些新启示。

  考什么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在选考中发挥出较好的水准,必须要清晰地把握选考内容。

  纵观前几次选考,加试题总分为15分,由3个选择题(第10、11、12题,共6分)和2个非选择题(第16、17题,共9分)组成。从知识点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多媒体信息编码”、“算法与VB程序设计”。除此之外,为了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每次考试的最后一题(第17题)都会出现一个综合题,此类综合题不局限于某个经典算法,往往综合应用了程序设计中的各种方法与技术,我们可以称之为“开放性试题”。

  进一步分析,“算法与VB程序设计”主要考查了排序、查找、自定义函数、字符串处理等算法与知识。而If语句、循环语句及数组、常见对象属性操作等编程基础知识,几乎渗透到了每个试题。

1.jpg

  怎么考

  根据上述梳理可知,所有考查的知识都属于选考科目考试标准的范畴。但由于试题的形式以及考查切入点的新颖性,会给考生一种不确定感,总体来说这几次选考试题呈现出下列特点。

  1. 传统题讲究全面而透彻

  这里的传统题指的是题材熟悉、所需知识与求解目标之间关系较为直接的试题,如表1所示的4个有关多媒体信息编码的试题。

  这类试题的特点是要求考生全面地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并能直接运用这些知识求解试题。如2015年10月选考的第10题:

  【加试题】将一个时长为1分钟、采样频率为44.1kHz、量化位数为16、双声道未经压缩的Wave格式音频文件压缩为MP3格式文件,压缩后的MP3格式文件大小为940KB,则其压缩比约为

  A. 11:1 B. 11:2 C. 11:4 D. 88:1

  考生首先要理解音频数据数字化的原理,然后结合音频采样特点,计算出该音频未经压缩的存储量为10335.9375KB,将此结果除以压缩后的存储容量即可得到压缩比约为11∶1(选项A)。

  再如2016年10月、2016年4月的第10题都是针对BMP图像数字化及存储量计算的考查,虽然知识点相同,但考查的切入点不同。前者要求考生根据分辨率和每个像素存储所需的二进制位数计算图像的存储量,而后者需要考生根据存储量和分辨率反向计算每个像素存储所需的二进制位数。

  2. 算法题重视考查算法原理和设计思维

  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不仅要会套用经典算法的程序框架来解决实际问题,更要在深入理解算法原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基于既有算法改造之上的算法设计能力。加试部分的算法与程序设计题,充分体现了这种价值取向。

  如2015年10月的第16题,要求考生在理解传统冒泡排序算法基础上,根据试题提示分析原算法中存在的冗余处理,并按照改进后的算法要求改正程序中的错误。核心部分的程序段如下:

2.jpg

微信图片_20171102125742.jpg

  本题考查的主要特点为:

  << 理解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

  冒泡排序的基本原理是每次在一个未处理区间内扫描,发现逆序对数据后即进行互换,逐渐缩小扫描区间直到区间长度为2。该算法的改进原理就是当剩余区间内数据没有发现逆序对时,即可停止排序。如果考生对原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理解不够深刻,就无法设计出相应的循环条件并完成改错。

  << 理解冒泡排序程序外循环循环变量的作用原理

  教材中冒泡排序算法用For i=1 to n-1语句来控制外循环,循环变量i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冒泡排序加工的遍数,二是为每遍的加工设定左边界。如果考生未能对这些原理有深刻的理解,就无法理解外循环变量i的作用,也就不能正确分析出Do While循环语句中的条件进而正确写出改正后的结果(将标记(1)处的“or”改为“and”、将标记(2)处的“i”改为“i-1”)。

  再如2016年4月第11、12题,2017年4月第11题,2017年4月第12题。这些试题首先需要运用已学经典算法的原理去理解新的程序,更要基于新的问题去创造性地设计算法解决问题。以2017年4月的第12题为例,试题要求考生运用已学的选择排序算法思想,完善改进后的在两端同时进行选择的排序程序。该题的主要内容如下:

微信图片_20171102125432.jpg

4.jpg

  该题的考查特点有:

  << 运用内化的选择排序思想理解新的选择排序算法

  本题可以说是考查选择排序算法,但又不局限于考查教材中的选择排序算法,而是需要运用内化的选择排序中的“选择”思想,去帮助理解改进后的新排序算法。

  << 根据新问题特点去创造性地设计算法

  改进后的选择排序算法带来了新的问题,即两端同时进行选择时所带来的数据交换的相互影响。为了解决这个新问题,需要考生能根据问题特点去完善算法(设计思维)。新问题只有在左端点是最大值时产生,顺藤摸瓜进行分析,当最小值被交换到左端点时,最大值被交换到iMin所指位置,所以正确选项为A。

  3. 开放性试题注重解决问题

  为了考查学生设计算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几次选考都出现了开放性试题。此类试题的特征是没有经典算法的影子,考生在分析程序时无法依据某个经典算法的框架来帮助分析、设计算法,目的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设计算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里的算法设计不是从零开始的设计,而是根据试题给出的任务和算法处理特点,针对程序中的断层(需要改错或者填空)设计算法。如,2015年10月的第17题空格②(核心代码段如下):

微信图片_20171102125852.jpg

  根据试题给出的数据加密方法以及自定义函数Code2Char()的功能,考生如能设计出“取出字符串s中第c+1个字符,并将该字符通过函数返回”的算法,就能运用字符串函数写出此处应填的代码“Mid(s,c+1,1)”。

  怎么学

  1. 领会程序设计本质,掌握关键知识

  计算机进行自动化数据处理的本质是对现实数据的规律性重复处理,因此程序设计的核心就是抽象数据重复处理的规律,并将规律通过程序加以体现。在这个过程中,规律性的重复处理往往用循环结构来实现,而数据的规则化组织又通过数组来实现。因此,循环和数组就成为了程序设计中的关键知识。实际前几次选考的16个有关程序设计的加试题中,全部都涉及了循环语句和数组应用。为了真正掌握这些关键知识,教学中可以通过变式应用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原来用For语句实现的循环结构可考虑用Do While语句来实现,原来用多个数组实现的程序考虑用一个数组来实现等。

  除了数值处理,计算机处理的非数值数据主要就是字符串,加试题也体现了这个特征(前几次选考16个程序设计题中出现了3题)。为了熟练掌握字符串处理的关键知识,平时教学中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字符串表达式计算的层面,而要在各种字符串相关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深入掌握字符串处理技巧,养成字符串处理的意识和思维,否则就容易出现将“Mid(s,c+1,1)”写成“s(c+1)”的错误。可以借鉴的实际问题可以是“字符文本排版”、“身份证号码校验”等。作为一种发展性思考,教学中还应关注基于字符编码的字符串处理问题的解决。

  2. 培养程序设计思维

  有些老师认为信息技术考试是笔试,可以不必开展上机实践,只需加强笔试题训练即可。实际上,从前面试题特征的分析可知,即使是笔试题,加试题也已经摒弃了原来“三项考试”中那种通过背代码即可解题的风格,而需要在一定的程序设计思维支持下才能正确地解题。特别地,为了考查考生的程序设计思维,加试题已经在逐步加强“设计”的分量,而不再是纯粹的单个语句的填空或改错。如2016年10月第11题,考生需要分析三个语句的组合顺序,一定程度上还原了程序设计考查的原型。

  程序设计思维是当学生面临一个真实的问题时,在分析问题、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将算法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表示并进行程序调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个过程往往是费时、充满挫折的,但正是在这样一个不断试错、反思、调整、感悟的思考辨析中,程序设计思维才能不断形成。可能一节课学生只调试了一个程序,但其中隐含了基础知识的回忆与应用、算法的设计与修正、程序代码的解析等过程,其意义与作用远远大于一节课连续讲多个试题。可以从现实中不断挖掘一些程序设计相关的素材,并通过实际编程来解决这些问题,如超市货物销售统计、共享单车使用现状统计等。

  3. 针对问题特点,运用分析策略和方法

  针对笔试题形式出现的选考,还可提炼并运用一些通用性的程序分析策略与方法,提高解题的正确性,如常识策略、黑匣子策略、对应策略等。

  常识策略

  算法与程序设计中,总存在一些相对固定的程序实现方法,总结并运用这些方法来帮助程序设计和分析就是常识策略。如:在求和算法中,保存总和的变量一开始总要初始化为零;在求最大值算法中,结果变量初始化值总为一个极小值或者第一项数据值;等等。2016年4月第16题就可运用常识策略来求最大值。

  黑匣子策略

  黑匣子策略指的是当对某一段程序无法完全理解时(该部分程序段可以看成黑匣子),可以先暂时放弃该模块内部如何处理的分析,而只需从已知算法的整体结构出发,分析出该模块的功能(即知道该模块在做什么),并根据该功能去帮助理解其他部分的程序代码。这样处理后,一方面可以暂时跳出这个瓶颈,不致影响对整个问题的求解,另一方面,当其他部分理解透彻后,反过来又可帮助我们对该模块算法的理解。

  如,在2015年10月第17题中,如果第一遍看程序对于自定义函数Code2Char有点费解,那么就不必纠结,只需抓住该函数的功能是“将参数c中的整数转换为加密后的字符”,然后利用对该功能的理解,进一步分析出主程序中Code2Char(b1)和Code2Char(b2)分别在将1个字节的前4位和后4位二进制数对应的编码转换为加密字符。以此为突破口,就能逐步梳理出算法并解决问题。

  关键变量法

  关键变量法指的是运用逆向思维,首先确定程序输出结果时的关键数据,分析输出结果由哪些变量决定,将这些变量作为关键变量,在分析程序时抓住这些关键变量,从关键变量值的变化规律去归纳程序的处理规律,进而逐步梳理出算法并完成解题。

  如,2016年10月选考的第11题,试题给出三行代码(如下所示),要求确定这三行代码的顺序,使得程序(因篇幅有限,其余代码略)能判断s是否为对称字符串。

微信图片_20171102130025.png

  在该程序中k是关键变量。结合最后输出语句及第二行代码,可知变量k在统计不同字符的个数。再结合程序中的其他代码,可进一步逆向推断出变量c1和c2分别表示左右两边对称位置上的字符。由此可逐渐分析出正确组合顺序为③②①。

  对应策略

  对应策略指的是如果已有程序的算法思想(可以是自己归纳得到,也可以是问题中给出),那么可在程序中寻找算法各个处理步骤对应的语句,然后根据算法要求分析程序中对应部分的功能并写出所需的代码。

  2016年4月选考的第17题虽然难度较大,但如果充分运用对应策略,还是能比较顺利地解决问题。该题部分代码及题目中对应的方法描述如下表所示。

微信图片_20171102130116.jpg

  按照题目中的方法描述,示例3情况处理时应将a(pa+2)的值重复地赋予存放解压缩数据的数组b,所以空格②处代码应为“b(pb+i-1)=a(pa+2)”。而对于空格①处的代码设计,既可对应题目中的方法描述得到,也可通过示例3情况处理中的“pa=pa+3”对应分析得到。

  由此可见,加试题重在基本原理理解及应用、信息技术学科思维的考查,而盲目的题海战术只能徒增师生负担。信息技术教学应顺应趋势,着眼学科核心素养、遵循实践性和综合性,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升信息素养。

                                                                                              (本文作者:吴建峰 高级教师)